深圳礼品在线
首 页
协会组织
政策法规
行业资讯
会员之家
联系我们

深圳礼品通讯2020.3-4

【礼品通讯】2020-07-02 13:51

《深圳礼品通讯》20202期 总第97期(2020.3-4

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秘书处主办

编委会主任:王亮标

副主任:吴雅琴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安群、王欢来、王亚莉、王国球、王远明、王 晖、李祖前、焦衍丽、刘  华、孙晓刚、张保庆、杨怀宇、杨晓强、岳  钢、徐靖云、钟  文、高秀萍、姚建辉、彭爱兵、简明宏、蒋承文、褚永军、董 辉、戴晚秋

  编:吴雅琴

责任编辑:  吕湘烈

展览推广部:彭凤玉

会员发展部:伍治华

综合信息: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域旅游示范区

      针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刻阐明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这既与我们党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重要论述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拓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为我们抢占新时代文化改革发展制高点,开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良好新格局,提供了根本遵循,坚定了必胜信心。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更加坚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自信自觉。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旅游经济,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书记强调,要用文化提升旅游品位,要促进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发挥历史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优势。

   两轮驱动  比翼齐飞   

    立足新时代新条件,我们要深刻领悟到,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现文化发现创造价值与旅游体验分享的有机结合,是水到渠成、大势所趋。

  一是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追求。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不再满足于生活上“过得去”,更注重追求生活高品质,旅游进入大众化时代就是一个生动体现。

  经统计部门核定,仅2018年广东全省旅游总收入就达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等主要指标连年位居全国第一。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如今人们外出旅游,不再满足于看山看水,而偏重看文化、看历史,越来越注重文化场景的体验,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深度化的品质旅游。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必须主动适应人民对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这一新变化,自觉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努力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更多优质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

  二是实现文化高效能传播。文化传播借助一定的渠道,旅游则为此提供了最佳载体。随着文博场馆、非遗传习所、古籍展示游悄然成为旅游的新热点,这启示我们,必须推动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成果为人民群众共享,把更多的博物馆、非遗展示中心、古籍展示馆等文化场所纳入旅游线路,使其成为有故事、有品位、有体验的文化客厅。将深厚的革命精神贯通到红色旅游的展陈展示、讲解体验,打造浸润体验式旅游,让游客可互动、可欣赏、可回味。

  三是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广东区域文化多姿多彩,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百越文化、雷州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禅宗文化、武术文化、名人文化、美食文化等各具风情,重现南粤古驿道、粤剧、“南海Ⅰ号”、岭南中医药典籍等的往昔辉煌,彰显《岭南文化辞典》的“岭南文脉”,厚植广东旅游业发展潜在的宝贵资源。

  推动旅游业由大跨到强,在于人文优势与旅游资源的紧密结合,有效提升广东旅游的独特文化魅力。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强化融合发展理念,把更多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旅游资源,把更多文化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动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用文化增加旅游的附加值,这既惠及游客民众,又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两轮驱动、比翼齐飞,共同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着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事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这对于各级党委加强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携手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广东大胆创新,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一手抓文旅事业,一手抓文旅产业,协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

  在铸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品牌上发力。广东省原文化厅和原旅游局联合举办9届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既展示了全省各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精品,也积累了铸造文化旅游活动品牌的经验做法。

  新形势下,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进一步发挥深圳文博会和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平台的功能作用,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要将“室内+室外”“传统手段+信息化手段”相结合,打造智慧旅游、房车旅游等新景致。继续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服务的供给结构,在演出、展览、活动、线路等方面扩大有效供给,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中心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与生力军作用,壮大产业新动能。

  聚焦构建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推进蓝色旅游经济带、滨海产业带、粤北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以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在拓展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上发力。今年年初,广东在美洲、欧洲等重要客源地举办了多场“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展示了广彩绘制、戏服制作、广东醒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等参加并给予较高评价。

  这昭示我们,要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强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建设好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广州市天河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工程,培育一批文化出口骨干企业和产业基地,构建以新业态为重点的对外文化贸易新模式。实施互联网电视走出去工程等,推动重点新媒体拓展海外市场。

  在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上发力。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推动“文化+旅游”,组织各地市开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示范区(镇、村)。通过示范区创建引领,进一步优化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结构,活化利用非遗、演艺、创意设计、旅游设施等文化和旅游资源,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全域旅游示范区。一定要在旅游产业成为主要支柱产业,旅游综合收入所占GDP比重较高,而且能够拉动整个区域或者一个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的地方,才能够真正发展全域旅游。

  从根本上来说,全域旅游是要从文化和旅游部门抓旅游转变为党政机关统筹抓旅游,从景点旅游转变为目的地旅游;从封闭式小旅游转变为开放型“旅游+”;从“民团式”治安管理转变为全域旅游依法治理。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划、政策的出台,为广东携手港澳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要以此为契机,共同写就港澳同胞和祖国人民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大文章。推动共建人文湾区、构筑休闲湾区,要深入宣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行动计划。要加强粤港澳文艺精品、文创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供给,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旅游线路。

  高水平举办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携手港澳开展“一程多站”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要提高文化和旅游领域开放水平,办好“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中国国际马戏节等对外交流活动。创新广东文化和旅游的形象体系与品牌宣传,加强市场营销,打造“广东文化旅游丝路行”“月圆四海”等品牌和精品线路、产品,深化与国内外重要客源地的合作交流。要共同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支持办好香港国际影视展、香港书展、设计营商周,以及深圳澳门国际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等,打造一批国际文化会展品牌。

  建好大湾区文学联盟、演艺联盟、电影联盟、广电联盟、智库联盟、文艺联谊会、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等。规划创作一批反映大湾区历史人文风貌和携手发展的文艺精品,出版“大湾区文化地图系列丛书”。建设大湾区文化创意企业孵化中心、南方(广东·佛山)影视中心,打造文化产业合作示范平台。

  发挥大湾区城市旅游联合会作用,促进大湾区邮轮旅游合作。扩大离境退税商店范围,打造粤港澳旅游购物目的地。以“旅游+”带动多元产业联动发展,促进旅游与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产业融合,推动深圳、珠海、中山、广州番禺区等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一项系统工程

  增加底色、擦亮品牌,确保文化旅游融合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且可持续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相关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加强组织协调。广东各地及文化和旅游、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将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贯彻落实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落实。省文化和旅游厅、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建立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会商机制,指导和协调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各地市建立相应会商工作机制,定期通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最新动态,对本地区文化旅游企业和项目进行统筹指导和管理,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更紧密合作。

  加强政策配套。根据国家和省支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用林用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及信贷、融资、税费等方面,加大对文化旅游项目的支持力度。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相关项目纳入资助和扶持范围,加大对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在培育欠发达地区文化旅游龙头项目上取得突破。

  同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方面的投融资。加强人才培育。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统筹培训本地区文化旅游骨干,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着力提高导游、讲解员的文化素养,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加强规范管理。各地有关部门在文化旅游市场开发中,加强对本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承保护、合理利用,维护资源的区域整体性、文化代表性、地域特殊性,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健康有序稳定发展。

行业信息:

    

深圳文化艺术机构相继推出线上看展,“线上美术馆”成新宠儿

 

 

    疫情期间,艺术在上。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深圳的多家艺术机构积极行动,利用网站及微信平台推出一系列线上展览和作品赏析,让市民们可以足不出户便能尽赏艺术之美。线上观展”“数字化3D观展”“数字美术馆等新的展览模式,也展现了美术界近些年互联网+”技术和模式的最新成果。各种云展览、线上讲座也在告诉大家:艺术还在,只是换了一种观看和参与的方式。

线上云看展精品纷呈

    艺术之美,一笔一画,都在讲述美好故事。深圳的艺术机构在疫情期间,根据各自馆藏特点相继推出各种专题展。

    譬如,深圳美术馆在公众微信号上推出馆藏春景作品展赏——“静候春暖花开。此次该馆从馆藏作品中精选了一批饱含美好寓意的花鸟春景作品,当中不乏一些美术大家与名家精心绘制的赏心悦目画作。

    除此之外,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美术馆以馆藏作品在线展为开端,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开启深圳美术馆系列馆藏在线展。展览涵盖了回顾早期来深圳办展的艺术大家带来的艺术新风——“春风送暖入屠苏、呈现反映深圳改革开放建设历程的作品展——“宝剑锋从磨砺出,以及艺术家们记录的当代深圳的风景和人文景观——“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三大板块通过线上展览的方式,以艺术的力量,聚焦疫情当前的社会民生,发挥艺术抚慰人心的作用。

把美术馆搬到线上

    线上办展不仅考验美术馆对线下展览的转化,更考验其对网络、收藏、研究等资源的优化。

    记者了解到,关山月美术馆从126日起就陆续通过美术馆公众号和订阅号,推出时代繁花——馆藏关山月花鸟画特展”“文脉传薪——2019年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当下·新造境——关山月美术创作院作品展等在家看展系列线上展览,以及用画笔为武汉加油!”“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梅花香自苦寒来等抗疫专题线上推送。

    不久前,该馆继续推出升级版的在家看展系列线上展览——“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馆藏深圳本土艺术家作品专题研究系列探拓回响——黄希舜捐赠作品展浮世绘心——庄锡龙捐赠作品展。用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的话来说,这两个展览是对深圳本土美术家的作品及相关文献资料开展系统地收藏、研究、展示和出版,以丰富关馆的本土美术家作品的收藏和整理深圳美术发展历史脉络。

为了方便市民了解展览,关馆的微信号还推出了多篇深度文章,包括作品的详细介绍,以及艺术家的推广等等。美术工作者陈女士告诉记者,线上办展越来越朝着专题和深度化的方向发展,不仅仅是作品的简单罗列。这说明美术馆对线上办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专业。

    正如中央美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特聘教授亚历山大·科赫所说,数字化已经不再是我们曾认为的作为实体美术馆的额外补充,而是已经成为了展览分类里的独立一项。有业内人士认为,美术馆的云中漫步可以升级成为展览业界新的做法、思路,甚至新的观展常态。

直播解锁看展方式

    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艺术机构临时闭馆,于是观众从常规的展厅看展移动到线上看展。如何让观众们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成为从业者关心的问题。记者了解到,不少艺术机构推出了展览直播的方式,让市民可以在千里之外,跨越时空,云游展览。

通过此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线上传播的重要性。业内人士许先生表示,线上直播不仅给公众提供解锁美术馆、博物馆的新方式,也为藏品数字化平台搭建提供了新思路。

    另一方面,线上直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得到市民的欢迎,除了年轻人之外,不少年龄大的市民也能接受。50岁的市民张女士平时热爱逛美术馆和博物馆,如今宅在家里,通过直播的方式让她体验到自由行式的看展。张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去展厅,只能听导游讲解,有些被动。但在直播间,大家可以互动,可以提问题。而且也有专业讲解,科普知识等等,气氛非常活跃。不仅如此,还能看到外省的博物馆、美术馆,进一步扩大了视野。

线上美术馆没有围墙,任何人都可以来到这里遇见艺术。记者了解到,近期,尽管内地部分景区逐渐恢复营业,但实地游览仍存诸多不便。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等全国8大知名艺术机构通过直播携手推出云春游,累计吸引近千万人次在线参观,这相当于法国卢浮宫全年的客流量,可见这一形式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行业论点:

关山月美术馆线上再推馆藏深圳本土艺术家作品专题研究系列展

 

    在这场全民疫情阻击战中,人人都是抗疫的战士。在深圳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关山月美术馆采取多种举措,以严谨的学术研究结合数字技术,尽最大努力实现抗疫期间人们的文化权益。

春节前以及春节期间,关馆通过网上平台推出了多个精品展,方便观众足不出户看展。日前,该馆继续推出升级版的在家看展系列线上展览——“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馆藏深圳本土艺术家作品专题研究系列探拓回响——黄希舜捐赠作品展浮世绘心——庄锡龙捐赠作品展,期望在疫情防控进入攻坚期间,充分发挥艺术凝神聚力、抚慰心灵的作用,显示出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力量。

据介绍,这两个展览是该馆馆藏深圳本土美术家作品专题研究系列的重要项目。其中,探拓回响——黄希舜捐赠作品展从馆藏的黄希舜捐赠的392件作品中精选42件展出;浮世绘心——庄锡龙漫画捐赠作品展从馆藏的庄锡龙捐赠的141件作品中精选50件作品展出。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介绍,黄希舜是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从惠州来到深圳,一直在深圳市文化馆从事美术创作和组织工作;庄锡龙则是1983年从上海来到深圳,在深圳报业集团负责美术编辑工作。他们都曾是深圳市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将艺术生命融入到深圳波澜壮阔的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为深圳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深圳美术事业发展的见证人和奠基者之一。

呈现本土文化发展史

    黄希舜1938年出生,广东汕尾城区东涌人,是当代著名油画家,曾历任深圳市文联委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副研究馆员。

作为一个在基层工作以及在改革开放早期就参与特区建设的老一辈艺术家,黄希舜的艺术可以说是从本地区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研究区域性的文化发展状况以及特定时代背景下区域美术发展的一个缩影。

    “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馆藏深圳本土艺术家作品专题研究系列探拓回响——黄希舜捐赠作品展通过对黄希舜的个案研究,对深化关山月美术馆深圳本土美术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由海之絮语、平生壮游、时代肖像、春风漫步四大部分组成的展览,勾勒出黄希舜的艺术人生。黄希舜1980年调入深圳经济特区群艺馆,是改革开放后到深圳经济特区的第一批艺术家,成为当时特区美术队伍的组织者。充满朝气的改革开放大背景,充分激发了他的艺术创作灵感,油画创作代表作品有《农民代表》《中秋月》《新城的格调》等。黄希舜重视写生,他来深后的作品多取材于城市建设者,其发扬学院教育的学风,贴近生活,以坚实的基础和澎湃的热情,塑造着新时代的形象,表现时代变革中的新型城市,并以此为深圳美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漫画蕴藏的浮世绘心

    庄锡龙笔名金易,祖籍广东潮阳,19492月出生于上海,初习西画,1979年开始漫画创作。1980年,其针砭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比例失调的处女作《让点座,行吗!》被《讽刺与幽默》发表,且被《人民日报》《文汇报》等报刊转载,并在当年举行的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此后主攻漫画创作。

1983年,他由上海调入《深圳特区报》任美编,后任美术组组长,在此期间,大量创作漫画发表在国内大大小小的期刊杂志上,出版有《庄锡龙漫画选》《庄锡龙漫画选集》《庄锡龙漫画》《画说世相》《画说生意经》《针芒集》《三人行》等多部专著。

    庄锡龙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是早期来深圳的艺术家中比较特别的一位,画如其人,擅长以小见大,通过观察社会万象,以崭新的视角、正气的态度直面社会,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特色。其作品被各种报纸、杂志大量刊载,并入选各大漫画大展。1996年,庄锡龙的漫画还被选为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浮世绘心——庄锡龙捐赠作品展线上的展览分为浮世百态、内部幽默、市场积弊、悲喜童年等章节,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庄锡龙的艺术特色。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仿佛一面社会之镜,映照着浮世百态,反映着众生之心,提醒着大家以此为鉴,谨言慎行,不仅要关注自身,也要顾及周围他人的感受。

网上看展,艺术不打烊

    用心用情,艺心战。记者了解到,关山月美术馆从126日起就陆续通过美术馆公众号和订阅号,推出时代繁花——馆藏关山月花鸟画特展”“文脉传薪——2019年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当下·新造境——关山月美术创作院作品展在家看展系列线上展览,以及用画笔为武汉加油!”“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梅花香自苦寒来等抗疫专题线上推送。

    近日,该馆获2019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优秀项目的轻舟已过万重山——关山月与近代以来的江峡图景以及该馆的学术品牌项目青春心印——第六届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网上展览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联合人民网开展的第一批网上展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关馆还承担着深圳市数字美术博物馆建设的项目,这也是我市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馆将利用已有的条件,持续地开展对深圳本土美术家作品及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收藏、研究、展示和出版工作,以丰富关馆的本土美术家作品的收藏,整理深圳美术发展历史脉络,以此向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献礼。

 

 

 

政策指引:

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修订)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创业发展扶持    第三章 出口扶持

第四章 资金支持  第五章人才培养与引进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健全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增强文化软实力,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深圳市(以下简称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本条例所称文化企业,是指从事前款规定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

第三条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二)鼓励自主创新;

(三)扶持特色和优势文化产业;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

市、区人民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第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文化产业政策;对纳入政府投资导向目录的鼓励性文化产业项目,应当予以引导、扶持。                                           

 第六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土地、资金和人才等方面,优先支持发展新兴和原创文化产业,重点扶持特色和优势文化产业,积极促进民族和传统文化产业化。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

第七条 市文化主管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组织拟定、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

(三)参与制订政府投资导向目录,参与政府投资的文化产业项目的论证和审核;

(四)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指导和服务;

(五)协调、指导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以及文化产业项目的预申报工作,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六)组织和指导文化产业展示交易、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

(七)按照有关规定监管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八)法律、法规规定和市人民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

市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第二章 创业发展扶持                                                  

 第八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构建本市文化产业发展支持体系,营造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创立知名文化品牌的环境。

第九条 市、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应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机制。积极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持和指导文化企业增强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扶持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建设,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引导相关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进入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打造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区,积极吸引知名文化企业、中介组织和研究培训机构把总部或者研发、制造、采购、财务中心设在园区。

支持将旧城区、旧村、旧工业区改造成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

第十一条 引导依法成立各类文化产业领域的行业协会。

第十二条 鼓励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文化中介机构,增强服务功能。

鼓励中介机构在市场开拓、投资融资、产权交易、文化经纪、资质认定等方面为文化企业提供服务。

第十三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使用政府财政性资金采购文化产品和服务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采购本国自主创新型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第十四条 文化企业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国家、省以及本市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也可以选择享受国家、省以及本市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十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对获得年度最佳创意成果转化、年度最大出口量文化企业以及为本市文化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三章 出口扶持

第十六条 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依法从事下列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

(一)赴境外开展音乐、戏剧、杂技、民间文艺等商业演出;

(二)赴境外开展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商业展览、展销活动。

第十七条 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与国际著名文化制作、经纪、营销机构合作,利用境外合作者的资金、技术、营销渠道,生产制作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型的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展国际营销。

第十八条 市、区人民政府以及相关服务机构应当为文化企业从事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提供指导和支持,并在研发设计、境外投资、对外合作、出国参展、广告宣传、整体推广、营销网络、金融保险、知识产权保护、公共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

第十九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展示交易平台,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市文化等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组织有影响的文化商业项目到境外参加国际演出、评比和展览活动。

第四章 资金支持

第二十条 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机构以及中介机构应当为文化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第二十一条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品牌文化企业以及文化企业的文化创意、成果转化、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人才的培养。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 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绩效评估机制。

市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市人民政府;市财政、审计部门应当监督检查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第五章 人才培养与引进

第二十三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并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纳入人才工作规划和人才引进目录。

编制人才工作规划和人才引进目录时,对涉及文化产业人才的内容,应当征求相关文化企业、文化行业协会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和文化企业建立具有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文化产业教学、科研和培训基地。

鼓励高等院校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专业设置。

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境外机构联合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第二十五条 鼓励和支持民族(传统)文化的技艺大师、传人收徒授业。以师承关系学习民族(传统)技艺,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的,可以享受相应的人才待遇。

第二十六条 市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灵活用人机制,支持用人单位引进文化产业中的高端人才和紧缺的专业人才。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外资从事文化产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911日起施行。

 

协会大事记:

   原定29日召开的4届九次理事会、监事会因疫情原因改在36日网上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以下内容:

12019年工作报告及2020年工作计划。

22019年财务情况说明。

3、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理事会延期换届事宜。

 

  417日下午,“春暖福田——2020 年福田辖区商协会助力企业复产达产行动日”活动在华强北商业步行街举办。百家商协会负责人一起用行动展示了助力“复产达产”的决心,为行业发声、搭建展厅带领会员单位展示,工艺品、无人机、测温机器人、深圳手信、玩具等各类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充分展示了福田企业科技和原创力量,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 

    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

    电话:+86-755-83040066        传真:+86-755-83040080        客户服务QQ:53412612(群)

    版权所有: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        网络实名:深圳礼品在线

    网站建设:亚太纵横创意机构 0755-26523653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9054103号-1         网站邮箱(E-mail):szlpxh@126.com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