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礼品在线
首 页
协会组织
政策法规
行业资讯
会员之家
联系我们

“四大跨越”追赶世界名城

【政策解读】2008-04-21 00:00

2008年新年伊始,为落实市委交办的调研任务,市政协开展了两次“重量级”的课题调研——围绕深圳新一轮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目标任务、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成立4个课题组、组织184人进行调研;围绕学习追赶国际一流城市问题,成立专门调研领导小组和4个课题组,组织30多名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学者系统调研、认真论证。经过3个月的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两个课题的调研报告初稿日前都已经形成,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
建设一流国际化城市,深圳“缺”了什么,又该“补”什么?先进城市的经验,深圳要怎样“活学”而且“活用”?学习和追赶世界领先城市,深圳应从何“破题”,又该如何“求解”?在两份调研报告初稿中,市政协提出了深圳新一轮跨越式科学发展的目标定位及发展思路建议,从硬件到软件为提升城市“国际感”支招献策。
1、战略目标——着力推动四大跨越式提升
调研组建议,将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到2020年定为深圳建设一流国际化城市的第一阶段,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深圳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在此期间,要着力推动深圳在全球城市体系中跨越式提升,实现四大跨越发展。
一是加快国际化城市建设步伐,推动深圳从国际化城市的初级阶段、低端水平,跨越发展到国际化城市的初中级阶段、中端水平。
二是以加强软性国际化功能为重点,推动深圳从初级功能的专业型国际化城市,跨越发展为功能不断提升和完善的“专业+综合”型国际化城市。根据功能差异及其完善程度,国际化城市通常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其中,专业型国际化城市又细分为政治型、经济型、文化型等。通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深圳不但基础设施和硬性功能具有一定竞争力,而且软性功能也具有相当基础,由此形成了以经济国际化(外向度)、城市国际化(开放度)为主要特征的初级功能专业型国际化城市。
三是抓住深港合作的良好契机,积极融入乃至主导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动深圳从单一国际化城市跨越发展到区域连绵型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对于深圳而言,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必须通过与区域内各城市共同培育和建设大都市圈,从而加速自身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化程度。
四是从地区性国际化城市,跨越发展到在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洲际性国际化城市。
2、对策建议——八条对策推进科学发展
对策1 :向高质量经济模式转型
建设国际一流城市,必须把增强经济实力放在首位。调研组认为我市产业应该向高质量经济模式转型,构建起资源耗费少、环境污染低、可仿制性差、附加值高且盈利能力强的市场适应型经济体系。
——继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政府的战略主导作用,加快修订、完善自主创新的长远战略和产业政策导向;充分利用和发挥华为、中兴等超大企业的自主创新引领作用以及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等方面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逐步实施中小型创新企业计划;重视人力资本,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扶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企业研发外包并建立后备创新队伍,激发原始创新能力,逐步从模仿型为主转向创新型为主,提高企业的产出增值能力。
——稳定发展先进制造业。第二产业是我市经济的“半壁河山”,相当长时期将仍对经济的拉动起主要作用。宝龙两区要坚持走适度重型化道路,为特区内实现产业转型提供支撑。要坚持走第二产业高端化道路,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数字视听产品、精细化工、新型汽车及零配件等产业。加大对新兴产业如海洋生物产业、节能产业和太阳能产业的扶持力度;利用承办世界大运会的机遇,开拓、培育、扶持高端体育设施制造业。
——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一是充分利用和发挥深港两地海港、空港等物流基础设施的互补优势,形成整合效应,奠定亚太地区物流枢纽中心的地位。二是完善多层次金融资本市场,建设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抓紧建设高质量的金融产业园,积极应对国外金融公司及其相关金融服务机构、创投公司迁居深圳的空间需求。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会展业、信息服务业和专业服务,积极推进其做强做大。四是积极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如设计产业、大芬油画村这样的艺术以及文化产业,通过与创造和才华密切联动的产业,打造“创意深圳,文化深圳”。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总部落户深圳。通过进一步优化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培育更多行业制高点,创造更优越的投融资环境,打造独到的发展空间和影响作用。
——对旧城、旧村、旧工业区进行“重生”式改造。一是构建企业进退机制。通过脱胎换骨式的产业转移,逐步迁出不适应城市功能定位的低附加值、占用土地多、能源消耗大的企业或项目,将置换出来的旧厂房、土地优先发展高端产业,进行土地二次开发。在对旧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要坚持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实行自主改造、合作改造、完全市场化改造相结合,采取预警、收购、统租、重建、包装等多种形式,实现功能置换和产业再造。二是创新“飞地经济”模式。可以考虑在珠三角、泛珠三角地区选择若干基地,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在异地建立“深圳××工业园”。三是贯彻有情转移、有序转移和有偿转移的原则。有序转移,一方面加强引导、分别轻重缓急地向外转移简单加工企业;另一方面按照产业发展要求,成建制改造旧厂房,尽量减少旧厂房的空置率,以免旧工业区成为“空壳”。
对策2 :全方位推进深港合作交流
调研组认为,全方位推进深港合作是深圳成为有国际影响力城市的捷径。要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实现深港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全方位合作交流。
——深化深港金融合作。一是联手打造深港金融中心,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平台。要特别利用好香港金融服务业的成熟市场,加强两地证券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创业板等IPO专业服务的合作;支持和鼓励深圳的商业银行开展港币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培育港币票据市场;扩大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范围,完善现钞流入香港及回流深圳的渠道,逐步允许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时机成熟时开办深港银行间人民币同业拆借业务。二是建立产业联动的投融资机制。要特别利用珠三角产业基础,吸引国际资本参与区域发展,以产业链的方式推动产业与金融业加速融合。加强高端服务业整体规划,开放两地专业人员执业就业。三是加强金融人才的集聚与实训,建立以金融人才为动力的金融总部群、以金融活动为目标的国际金融聚集区、以支撑产业发展为桥梁的金融投资策略及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金融服务业。
——积极推进深港创新圈合作。一是建立政府牵头,两地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各界代表和咨询专家参与的有效对话磋商机制。积极探索深港两地科研项目合作、科技人员交流、专家库的共建和联动机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两地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对于“深港创新圈”中的骨干机构给予特殊政策,鼓励和推进两地科技项目的实质性交流。二是搭建深港科技合作信息平台,有效促进不同创新要素的整合和流动。加紧规划深港高科技产业带,使科技园区的规划和交流为“深港创新圈”的产业链、创新链服务。三是实行项目先行策略,以具体项目带动深港创新圈进入实质性操作,发展以资本流动、货物流动、技术转移、产业协作等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四是重点发展创意文化、数字家庭、信息内容服务等产业,增加周边及相关产业向高附加值、高端化调整升级。五是组织两地科研团队共同申请在国家战略中有定位、对区域发展有关联和影响,能提高区域竞争力、推进产业化、占领国际市场的重大项目。
——积极推进河套地区开发。建议支持和推动深港两地联合成立河套发展协调管理部门,通过充分对话协商,统筹考虑政策协调、合作模式、运作机制、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及利益共享等问题,合理高效规划、利用土地资源。河套地区的开发要以金融和科技合作为重点,优先规划发展双方优势互补的新兴产业,如软件外包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
——加强基础设施对接。一是大胆稳妥地推进两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全面开放,特别是在口岸建设和跨境交通组织与管理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实现两地一小时工作生活圈。及早研究直通深港的轨道公共交通和两地人员往来措施,保证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与人员融合通行的一致。二是开辟便利两地人员流动的工作通道。对需要经常往返两地的在深工作人士和深港两地往来的工作车辆发放“深港通”,并逐步扩大范围,直至凭深圳户口全面放开人员往来,打通两地公共交通的跨境专线服务。三是大胆创新物流绿色通道。采取必要措施,方便两地研发设备、零部件和测试样品的高效通关。
——加强服务业合作。积极发展以资本流动、货物流动、技术转移、产业协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共同经济活动,加快培育在全球范围发挥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链,形成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以深港为基地、融入国际产业链的“产业总部”,共建以深港为基地的跨国公司营运中心,合力推进深港金融旅游会展业的合作。
对策3 :建设知识型城市
——继续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发展。要进一步增加政府和全社会在资金、人力、政策等方面的投入,借助“深港创新圈”的平台,全方位资助企业和科研机构、大学在技术、产品上的研发和管理方式的创新行为,以区域创新体系为基础,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孵化器的技术支持、风险投资的资金支持、法律制度的专利保护,推动深圳科学技术的继续快速发展。
——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在适度发展综合性大学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科技型大学、技术学院。在学科建设上,不能忽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并且要将面向国际的院系作为发展的重点。为推动高等教育长远高效发展,建议向教育部争取教育改革试验区的试点,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和与香港高校联合办学,大幅度扩大留学生规模,使深圳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人才培养和集聚基地。
——继续做好引进人才的工作。未来在吸引人才方面的重点,是加强对人才的后续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在住房、生活、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续保障措施有效跟进。要珍惜善待现有人才,不能忽视了本地人才的作用,防止本地人才使用的边缘化,以及可能造成的人才外流。
对策4 :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合理选择对外开放升级的战略重点。根据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推进对外开放的战略性升级,主动选择和优化国际产业链,适度提高外资进入门槛。
——创新和提升对外开放途径、形式和领域。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重点培养企业跨国经营能力,提高在利用国际资金、运用各种要素等方面的全球配置资源能力。
——整合优化各类开放资源和政策。目前,我市形成了多种特殊开放形式、多种开放政策和多种开放区域并存的局面,既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仓等传统开放模式,也有区港联动、大企业直通车等近年来发展形成的新兴开放模式。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类型的开放区域开放程度有所区别,所实行的政策也有所差异。不论是从海关监管角度还是从区域发展角度来分析,都有必要整合这些开放区域,进而推动深圳对外开放的战略性升级,促进新型开放经济形态的建立和发展。
——提高“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学习和借鉴国家设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做法,通过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加快走出去、并购境外资源等途径,有计划地在全球或者局部范围内配置国际资源,加快提升深圳的海外扩张能力和全球配置资源水平。鼓励和引导有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深圳本土企业在深圳设立营运总部,并优先选择新兴快速发展国家和地区建立深圳产业园区和开发区,集中建立深圳海外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提高深圳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的能力。
——探索和构建经济安全体制和防范国际经济风险机制。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学会在重要领域(如金融领域等)、重大活动(如外资并购等)维护经济安全和运行的应对措施,提高对经济安全的监测和预警水平,增强开放条件下危机处理能力。
对策5 :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调研组认为,深圳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以及影视、展览等宣传中,应塑造具有城市个性和特色、体现深圳特区人文精神的城市品牌形象,并有意识地不断强化,能够加深在深圳全球视野中的直观联想,营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动符号。比如,打造自己的城市地标建筑,打造能代表城市形象的艺术人才、歌舞乐团等。
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参与国际活动,提升深圳的国际知名度。包括充分利用大运会开展城市品牌营销;提升高交会、文博会、科博会等系列活动的国际品牌形象;充分利用大学城、虚拟大学园内各个高校的国际联系,鼓励、支持在深圳开展高层科技人员往来,召开高水平国际会议等活动,提升深圳的文化与学术形象。
另一方面,突出产业特色,强化与传播具有深圳个性的特区城市形象。目前,深圳已形成以高交会、文博会、科博会为龙头,以服装、家具、光博会等专业展会为代表的品牌展会群,但其国际影响力显然不够,必须有针对性地给予一定扶持,争取培育出有深圳个性和特色的城市形象。
对策6 :试点公务员制度改革
——关注社会事务,促进社会团体参与共同治理。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民间组织,发挥非政府组织(NGO)、社团、协会、社区组织等不同治理主体的自主性,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在政府与不同治理主体之间建立起一种取长补短、同频共振、良性互动的新型关系。强化社会机构、中介机构、社团组织进入社会管理,对于深圳来说,要特别重视不同行业协会的信息披露和咨询作用。
——关注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升政府执政能力。要借鉴国际经验,改革公务员管理体制,通过广泛吸收社会精英,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新社会阶层等参与到政府公务员队伍中来。首先,要形成合理的公务员队伍年龄梯次结构。其次,要改革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完善考任制度。可以发挥深圳特区“试验田”的作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作为公务员制度改革的试点。
对策7 :培育开放宽容文化特质
深圳文化的来源有两个,即以岭南文化为主的本土文化和移民文化。岭南文化重商业,移民文化重独立,二者相互融合,形成深圳独有的文化特质,即开放宽容的深圳文化。调研组认为,打造深圳城市文化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他们并不强调一定要形成一个主导和强势的主流文化,而是以打造多元文化为特色,使多元文化成为主流。
文化表现形式尽可能多种多样,但有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条,这是文化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深圳的人文精神内在于社会,还需要去发挥、整理、宣传和推广。概括起来,深圳人文精神特质有:自由平等的信念,创新自强的价值,崇尚竞争的心态,宽容博爱的伦理,公平正义的追求等。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造的自觉行动,使深圳焕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增强文化竞争软实力。
对策8 :加强生态城市建设
——大力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坚决取缔高污染企业,在审批新办企业时禁止高污染企业入驻,所有企业必须达标排放,实行环保一票否决。要注意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目前很多国际先进城市在这一指标上差强人意,如果深圳创造出世界闻名的生态城市,则是迈向国际一流城市的最亮丽名片。
——提高交通的便捷性。要通过强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型铁路枢纽设施,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增强区域辐射力。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尽快形成以轨道交通网络为骨干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促进特区外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
——强化城市信息化建设,建立发达的公共信息平台。例如,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原则,形成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电子政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平台;形成数字化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保障系统的集成;形成交通信息平台,实现道路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的一体化,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形成个人及企业信用服务信息平台,构建诚信体系规范与制度框架,以及与国际接轨的信用服务业态;建成货物集散枢纽联网、与国内外主要物流信息节点相衔接的公共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在陆海空口岸及各物流集散节点的普及应用,完善各口岸信息交换和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功能,等等。
——提升城市居民的安全感。要构筑现代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控制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切实降低群众遭受违法犯罪侵害的风险。针对可能发生及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疾病传播、食品安全等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构筑包括危险评估与规划、防范措施、预案分析、应急救援服务、灾后评估与恢复在内的全面、综合的城市安全应急反应体系。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借鉴国内外有效做法,选择政策平衡点,创新外来工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供选择、可衔接、利于统一、灵活多样的外来工社保制度,是完善深圳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
3、学习追赶——深圳的“国际感”有待增强
调研组认为,与国际一流城市相比,深圳不但在经济规模与服务业实力、国际化运营条件与人文环境、国际要素交换与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而且既非国际主要的金融中心或交通枢纽,又非国际机构特别是跨国公司总部、国际组织聚集地,城市品牌、城市形象和城市知名度还需极大提升,在整合配置国际资源、发展高端产业、精细化管理城市、集聚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整体上看,目前深圳的“国际感”还是不够强。深圳在经济形态和基础设施的优势只是为城市“国际感”的产生提供了基础,而“国际感”是有别于硬件指标上的国际化的,它本质上是一种环境氛围、一种感觉,可以提供给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士自如、无障碍地游历、择业和生活,并产生归属感。
值得一提的是,同国际一流城市比,深圳“宜居”方面的差距还比较明显,但作为新兴经济发达的移民城市,公众对居住环境、出行环境、教育环境、娱乐环境等方面的感知和认可已经成为深圳的比较优势;在生活质量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正在接近国际化城市水平。根据调研组对深圳与伦敦、东京、纽约、巴黎和上海的对比分析,尽管深圳的薪酬指数有较大差距,但生活成本指数较低,人均购买力相对较高。以纽约的生活成本指数为基准100,东京为126.1、伦敦为101.3,而深圳仅为85.6,与巴黎84.3接近。在与居民生活质量关系紧密的人均居住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数上,深圳均比较高。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居六大城市榜首。也就是说,跟国际一流城市比,深圳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在生活质量方面差距不大。
相关链接
与国际一流城市差距明显
通过对综合竞争力、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品牌、城市文明等方面的比较,调研组以详实而具体的数据,客观分析了深圳与国际一流城市存在的明显差距。
一是深圳国际化程度低。国际人口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纽约国际人口占总人口的24.2%、伦敦为27%,深圳只有0.5%。二是在经济实力上与国际大都市存在明显差距。GDP总量和人均GDP都相差一个数量级,在全球110个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深圳综合竞争力只列第73位。三是产业结构上深圳仍处工业文明的水平,仍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或者说是处于第二产业需要升级优化和第三产业需要扩展深化的阶段。四是在城市品牌上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五是在城市文明方面差距明显,主要表现在以技术和人才为核心的知识文明;以行政效能、社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行政文明;以社会保障、城市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明;以资源环境、信息化建设、汽车时代的通达性为核心的环境文明;以社会治安、城市减灾、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为核心的安全文明,等等。

    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

    电话:+86-755-83040066        传真:+86-755-83040080        客户服务QQ:53412612(群)

    版权所有:深圳市工艺礼品行业协会        网络实名:深圳礼品在线

    网站建设:亚太纵横创意机构 0755-26523653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9054103号-1         网站邮箱(E-mail):szlpxh@126.com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